4月10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五屆五次、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八屆五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在這場聚焦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盛會上,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以下簡稱“中縫協”)榮膺“全國輕工行業先進集體”稱號。
中縫協理事長楊曉京表示,榮譽既是認可,也是激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縫協將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不斷開拓創新,積極作為,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優化服務、加強行業自律、推動科技創新,為推動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助力輕工強國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黨建引領:凝聚共識的“紅色紐帶”
黨建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自1984年成立以來,中縫協長期堅持黨對協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將黨建工作貫穿于協會發展的全過程。“十四五”以來,中縫協堅持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實踐,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圍繞“第一議題”,調整優化工作流程、組織機制及內部長效學習機制。通過協會脫鉤契機,梳理修訂秘書處工作制度,導入OA信息辦公系統及市場化績效考核機制,推進民主自治辦會模式探索,優化會員結構和組織機制。
一系列舉措使中縫協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中縫協先后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社團組織”,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單位,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評為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改革案例更是被國資委、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作為典型案例廣泛推廣。
四十年砥礪前行,中縫協成功引領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模式,使我國邁入縫機強國行列,成為政府信賴、行業依托、企業滿意且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社會團體組織。
多維服務:架起政企聯動“立交橋”
協會如同一座橋梁,將國家戰略與企業需求緊密相連。中縫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發展、進出口貿易、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政策建議,多次承擔國家及主管部門的研究課題與專項任務,為政府決策提供有效參考。其研究提出的多項政策建議被納入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政策文件,2016年,縫制機械更是成為首批入選國務院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試點行業之一。
這些成果源于中縫協對縫制機械產區的全面深入調研。今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2月底,中縫協副理事長吳吉靈一行前往浙江杭州、諸暨等產業集聚區,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專題調研。而依據中縫協2025年工作計劃,中縫協還將在椒江、寧波、諸暨、昌黎等產業聚集區先行先試,有序開展試點示范工作。
事實上,多年來,中縫協強化政企聯動,構建起更加穩固、高效的產業發展“立交橋”。信息統計研究方面,建立統計分析體系,年均發布行業經濟數據、資訊等上百篇,為行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科技促進方面,年均組織十余場國內外產業技術交流等活動,資助獎勵技術研發項目,推動行業技術創新;標準化方面,“十四五”以來制修訂標準30余項,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人才建設方面,創建賽事及培訓活動平臺,年均組織活動10余場,覆蓋專業人才上千人。
責任擔當:織就產業報國“經緯線”
河北昌黎后雙工業區作為“彎針之鄉”,其彎針產業歷經50多年發展,雖在全球縫制產業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產品材質、工藝、裝備及企業經營模式等方面亟待優化升級。今年2月底,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聯合專業機構組成專家組,走進該工業區,為當地縫紉機彎針生產企業提供現場技術咨詢服務。
中縫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戟稱,本次昌黎之行技術服務活動達到預期效果。中縫協后續將持續推進與相關方聯系互動,落實活動成果,推進昌黎彎針產業集群新型工業化建設。近年來,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深入,企業智轉數改需求增加,中縫協發揮服務職能,整合資源,為會員企業提供專項服務指導。未來,中縫協將梳理全產業鏈需求,導入專業資源,優化服務措施,引導行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以來,中縫協累計走訪企業近千家次。在發展指引上,助力企業“專精特新”轉型,3年來超100家企業成功進入到國家和地方各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梯隊,近20家企業獲得了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在產業鏈對接及產學研合作方面,成功打造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使展會成為專業領域內全球最大展會平臺,并聯合上下游協會、院校、骨干企業等成功構建起智慧縫制工廠技術服務聯盟、服裝智能制造戰略合作聯盟等上下游行業的聯動長效平臺和協作機制,以實際行動織就產業報國的“經緯線”。
“智造”突圍:激活全球競爭力“新引擎”
在協會第十一屆七次常務理事會暨第十六屆行業主干企業峰會上,楊曉京指出,當前紡織服裝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呈現“新四化”趨勢,即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其中,高端化即聚合全球資源,打造世界級企業和品牌,邁向價值鏈高端。
對此,楊曉京表示,中縫協將有效加強行業外產業聯動。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及外部專業資源,積極參與產業大腦、產業集群建設等強鏈補鏈專項措施組織實施;積極發揮協會分支機構平臺職能,持續組織開展面向上游先進數控、制造、加工技術及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的對接;面向服裝、家紡、皮革制品等下游行業需求的縫制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技術方案推介對接及國內國際交流考察活動,營造更具競爭力的生態環境,推動產業融合過程的產業協同。
站在領獎臺上,楊曉京的目光已投向更遠的方向。“獲評先進集體不是終點,而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走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新起點。”從跟隨到引領,從制造到“智造”,中縫協以創新服務為針、以產業報國為線,在新時代的經緯中編織著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錦繡篇章。這份榮譽,既是四十年磨一劍的見證,更是邁向縫制強國的沖鋒號角。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2024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在項城中專成功舉辦
近日,2024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服裝設計與工藝”賽項在項城中專成功舉辦。- 2024-10-26 11:53:31
- 465
-
制定關于手縫雙面呢羊絨大衣的團體標準或行業標準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措施旨在統一生產流程,明確質量標準,保護傳統技藝,同時也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
- 2024-06-07 14:29:27
- 614
-
12月12日,2023年度第七屆征集“中國服裝服飾印花精品”評審會在京召開,評審委員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據圖案視覺效果、科技含量、印制難度、色彩搭配、印花精度等評審標準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判。
- 2023-12-20 13:43:12
- 79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